|
絢麗的立體花壇,你知道它有哪些起源?一起看看吧立體花壇起源于西方,其施工技術的提高、灌溉照明設備的應用、穴盤苗工藝的改進離不開現代工業的發展,工業發展為立體花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并帶來了生機。隨著立體花壇工藝水平的提高,其富有藝術美感的造型和色彩,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道亮麗風景網。 在國際上,立體花壇興起于1998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立體花壇國際委員會IMC 的成立。 2000年國際立體花壇委員會舉辦了第一屆國際立體花壇造型大賽,立體花壇 的植物材料以覓科、景天類等低矮密生的觀葉或觀花草花植物為主。隨著對可持續發展 和生態環保園林的重視,國際立體花壇大賽定期舉辦,第一屆和第二屆均在蒙特利爾舉辦,分別以“五彩繽紛的地球”和“神話與傳說”為主題,大賽中涌現了大量主題鮮明、意境深遠、造型優美、施工工藝精湛的優秀立體花壇作品,在2003年國際立體花壇大賽上中國參展作品“女蝸補天”獲得金獎。 2006年在上海世紀公園舉辦的立體花壇大賽 以“地球、家園”為主題,共有24組立體花壇作品參展,其中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大舞 臺”獲得榮譽大獎。2009年第四屆在日本濱松市舉辦了主題為“人與自然的交響曲”,共 展出91個立體花壇,為期66天,其中加拿大蒙特利爾市展覽的作品“植樹人”,榮獲最 高榮譽獎,北京參展的作品“燕京鹿鳴”,榮獲3D榮譽獎和國土交通大臣獎,上海參展作品“海寶”,榮獲3D榮譽獎和外務大臣獎㈣。2013年在蒙特利爾植物園舉辦了以“希望的土地”為主題的國際立體花壇大賽,有48個立體花壇作品參展,展期101天。上海參展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優美動人、意境深遠,榮獲“最高大獎”及“最高榮譽獎”, 該作品運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手法表現女孩與丹頂鶴相互依伴的唯美造型,營造了柔 美的視覺體驗和細膩溫馨的情感感受。 通過國際立體花壇大賽這一平臺,使得立體花壇藝術水平不斷得到提升,同時被越 來越廣泛的應用和重視,如今在街頭綠地、街旁廣場及公園中都隨處可見立體花壇作景觀。 |